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4S | 8 | 牛俊祎 《王戎不取道旁李》以文带文课型 | 以文带文 | 牛俊祎 | 90949 |
4S | 8 | 牛俊祎 《王戎不取道旁李》读写联动课型 | 读写联动 | 牛俊祎 | 63676 |
4S | 8 | 《王戎不取道旁李》 | 以文带文 | 彭秋曼 | 7106 |
4S | 8 | 《王戎不取道旁李》深圳市葵涌中心小学 宋敏 | 以文带文 | 郎凯 | 4334 |
4S | 8 | 《王戎不取道旁李》 桥山小学 卢小娟 | 读写联动 | 郎凯 | 3205 |
4S | 8 | 《王戎不取道旁李》 | 陆启维 | 36090 | |
4S | 8 | 张欣 《王戎不取道旁李》 | 许雪点 | 43499 | |
4S | 8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王戎不取道旁李》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东乡小学 黄蕴颐 | 以文带文 | 陈波 | 3149 |
4S | 8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王戎不取道旁李》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小学 郭婷 | 分享展示 | 陈波 | 3058 |
4S | 8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 陆启维 | 36047 | |
4S | 8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 陆启维 | 36064 |
《王戎不取道旁李》以文带文课型
文本教学解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小古文,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引导学生明白小古文所要表达的道理。
2.了解故事情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通过拓展阅读“两翼”教材巩固课内习得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主”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
“两翼”教材:《孟尝君以语启父》《王戎观虎》。
【教学过程】
一、你读我诵、声声传颂
(一)“你读我诵、声声传颂”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你读我诵、声声传颂”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打开《你读我诵》自由读小诗《王戎观虎》。借助注释,边读边理解。
2.古今对译读。
3.感悟形象读。
读:故事情节,众人观虎,虎吼——
诵:观者无不辟(bì)易颠仆(pū),
读:故事情节,王戎观虎,虎吼——
诵: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读:人物形象,众人恐惧,王戎湛然——
诵: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4.读完后,用自己的话,简单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引导。)
教师过渡:关于王戎的故事还有很多,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和王戎也有关系,名字叫《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一主”教材学习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自读理解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边读边理解小古文的意思。读完后,和大家进行分享。
(2)学生分享交流。(选2-3名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对小古文的理解。看是否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
师过渡:那么,这几位同学说的和原文的意思一样吗?接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相信你们读完又会有新的理解。
2.整体感知,了解情节
(1)打开课文齐读小古文。
(2)出示古今对译读。
(3)你问我答读。
读:王戎几岁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诵: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读:看到道边的李树怎么样?
诵: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读: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诵: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读:王戎说了一句什么话?
诵: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读: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诵:取之信然。
(4)感悟形象读。
读:故事情节,王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诵: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读:故事情节,看到路边李树多子折枝——
诵: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读:感悟形象,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
诵: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读:感悟形象,王戎的见解是有道理的——
诵:“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师过渡:读了这么多,谁能够背诵下来呢?可能会有些难度,那我们根据填空来完成背诵。
(5)背一背。
王戎( ),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 )。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 )”取之信然。
注:可挑选3—4名同学进行填空背诵。最后全班齐读。
3.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师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哪些诵读方式帮助理解小古文?
生:你问我答读,感悟形象读。
师:这些读法也帮助了我们了解小古文的故事情节,对王戎人物形象我们也会有一定认识。那么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读完后,请和你的同桌结合读法,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一下《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讲给对方听一听,再互相给对方提提建议。让自己复述的内容更加准确,简要。
(1)你问我答读。
(2)感悟形象读。
注:读完后,让同桌之间合作,进行简要复述课文。同桌合作分享完后,可以找2—3名同学举手发言,再给大家讲一讲。
4.为什么王戎会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样的话?能够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王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认为道路边李树上的果实是苦的,才会没人采摘而多子折枝。能够看出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聪慧的人。这也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三、以文带文教学
(一)“以文带文”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以文带文”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孟尝君以语启父》,根据课后题干要求完成思维导图。
(2)分享交流。
①读一读自己答案,按照思维导图简要复述课文。
②读了这个故事,能够看出孟尝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也是一个聪慧,勇敢有主见的人。
(3)名句诵读: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 俄国 ] 列夫·托尔斯泰
四、自主作业
自主阅读《主题阅读》中《智破偷瓜案》,并完成课后习题。根据课后习题结合文章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给你的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