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4S | 7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以文带文 | 张溪倩 | 54560 |
4S | 7 | 《延安,我把你追寻》 | 陆启维 | 33274 | |
4S | 7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 陆启维 | 33181 | |
4S | 7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 陆启维 | 33286 |
四上第七单元《延安,我把你追寻》
以文带文课型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张溪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 是在追寻什么?
2.通过阅读“两翼”教材,进一步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主”教材:《延安,我把你追寻》
你读我诵:《延安·诗词新调》
主题阅读:《南泥湾开荒》
【教学过程】
一、你读我诵、声声传颂
(一)“你读我诵、声声传颂”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你读我诵、声声传颂”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打开《你读我诵》自由读小诗《延安·诗词新调》。
教师过渡导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一主”教材,理解文章
(一)“一主教材,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带着疑问读课文: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带着以上问题学习诗歌。
2.初步感知,自读理解
(1)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二节写人们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三、四节写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五、六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研读重点,深入感悟。
(1)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教师过渡语:文中多次提到“南泥湾开荒”,接下来我们打开《主题阅读》进一步来了解《南泥湾开荒》。
三、“两翼”教材,理解文章
(一)“两翼”教材,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两翼”教材,理解文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南泥湾开荒》,根据课后题要求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总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