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2X | 7 | 《青蛙卖泥塘》 以文带文课型 | 以文带文 | 王岩 | 82446 |
2X | 7 | 《青蛙卖泥塘》 整体识字课型 石家新 | 整体识字 | 石家新 | 113786 |
2X | 7 | 27《青蛙卖泥塘》 | 张雷圳 | 36498 | |
2X | 7 | 27《青蛙卖泥塘》 | 张雷圳 | 35678 | |
2X | 7 | 27《青蛙卖泥塘》 | 张雷圳 | 36141 | |
2X | 7 | 《青蛙卖泥塘》马婷 | 读写联动 | 蒋俊彦 | 112117 |
2X | 7 | 《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张林冰 | 整体识字 | 蒋俊彦 | 91540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青蛙卖泥塘
运城市临猗县贵戚坊小学 王岩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青蛙为泥塘做的事情,在美读中明白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学习提建议。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以文带文学习《经典诵读》中三句名言,一首小诗,一个小故事。
【教学内容】
1. “一主”教材:《青蛙卖泥塘》。
2. 《你读我诵》:《道德经(节选)》、《青蛙》。
【教学过程】
一、名言带文环节
(一)“名言带文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名言带文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你读我诵》中《道德经(节选)》。
师范读、领读、古今对译读。
过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之路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卖泥塘》。
2.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
二、从吆喝入手——发现反复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课文读过了,故事里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几次,是哪一句呢?
“卖泥塘喽,卖泥塘!”
这就是青蛙的吆喝。
观察字形,你有什么发现?你在生活中听过吆喝吗?(自由说话)
2.研究青蛙的吆喝。
课文中的青蛙要卖泥塘,谁来帮他吆喝一下?
指名读、小组滚雪球读:卖泥塘喽,卖泥塘!
青蛙吆喝了几次?每次卖的泥塘是一样的吗?
是呀!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泥塘,这是为什么呢?
3.出示自学提示。
(1)分享提示。
4.读好对话——发现动物的语言特点。
有两个朋友的建议很具体,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并出示图片。
老牛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面打打滚倒挺舒服的。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野鸭飞过来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自己读句子发现说话特点(先说优点再提建议......)
同桌互读老牛和野鸭说的话。(指名读)
过渡: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在泥塘周围种草、引水,春天到了,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塘里的水哗啦啦地流着,这时青蛙吆喝起来会怎样?(更自信、更有底气......)
5、再次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指名读,齐读)
6、青蛙的吆喝声还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会说什么呢?课文的语言很简单,我们补充得具体一点。
过渡:多么热情的朋友啊!听了朋友们诚恳的建议,再加上小青蛙的勤劳、努力,烂泥塘一步一步变成了美丽、舒适的家园。
青蛙可高兴了,我们用一首小诗来问问他。
三、感悟变化,表演故事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以文带诗。(师范读、男女合作读)
过渡:原来青蛙高兴、欢跳,是因为烂泥塘变成了美丽的家园,闭上眼睛,边听边想,现在的泥塘是什么样的?
………………
(可自行下载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