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5S | 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以文带文 | liyan2 | 871496 |
5S | 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刘俊祥) | 以文带文 | 刘俊祥 | 835017 |
5S | 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康晓琴 | 以文带文 | 郎凯 | 1999 |
第6课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一、课前齐诵(4分钟):
《经典诵读》篇目:《蓼莪(节选)》
二、读课题,尝试发现。(题目中用了两个“”,“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话,“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各代表两种不同的爱……)
三、整体感知、读写联动
“整体感知、读写联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读准生词:腼腆、誊写、出版、歧路、谨慎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我七八岁时,( );
几年后,( );
现在,( )。
2.师生交流
3.再次读文:自读1—14自然段,用“~~~~~”画出母亲的话,用“——”画出父亲的话。用“△△”标出我情感、动作变化的词语。
4.找出对话。
母亲说的话有以下几处:
(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读出兴奋地嚷的感觉)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3)“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父亲说的话有以下几处:
(1)“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2)“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3)“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4)“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5.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同位合作读,仅以男女生合作读为例)
男生:“这是什么?”
女生:“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男生:“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男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女生:“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男生:“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6.学习对话描写:
第一组对话: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对话方式为:提示语+话)
第二组对话: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对话方式为:话+提示语)
第三组对话: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对话方式为:话+提示语+话)
7.生依次找出“我”情感、动作变化的词语:腼腆、得意扬扬、迫不及待、自豪、满怀信心、紧张、埋、冲、跑、扑、哭……
8.由迫不及待一词引入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1)观察句子有什么特点?(2字一句,4字一句,3字一句,7字一句,23个字5句话,简练准确。)
(2)对比句子:
原文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改写句子:七点,父亲没有回来,我猜测着,父亲一定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好几次我都推开窗子,伸长脖子焦急地张望父亲下班回家的那条小路。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站在饭厅的时钟前,看着秒针在缓慢地转动,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缓慢。七点半,我似乎听到父亲的脚步就在门外了,急忙跑出去,却连父亲的影儿都没有,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思考: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3)拓展写话:父亲的脚步近了。一百米。( )。 ( )。 ( )。(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第7课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一、课前齐诵(2分钟):
《经典诵读》篇目:《蓼莪(节选)》
二、回顾拓展
“回顾拓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思考:巴迪三个人生阶段对父母的爱有什么不同体会?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1)七八岁时: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不理解父亲的爱)
(2)几年后: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对父亲的爱有一些理解)
(3)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对父母的爱完全理解)
(4)这些年来: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感激父母不同的爱)
2.拓展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1954年,40岁的巴德·舒尔伯格夺得了第12届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及编剧奖。他的作品有:
◇《醒着的梦》
◇ 《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
◇ 《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我的绝妙坏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三、读写联动
“读写联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1.拓展练笔:
当记者问道:“尊敬的巴德·舒尔伯格先生,祝贺你荣获第12届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及编剧奖。此时,你最想对你的父母说什么?”请阅读《转弯处的回头》,学习抓住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来表达对父亲或母亲的感激,或阅读《写给母亲的诗》,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父亲或母亲的感谢。
2.交流分享。
3.阅读思考:2009年4月17日,香港文汇报以《舒尔伯格 他的一生“精彩极了”》为题对其进行专访,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这可能是父母留给他的最宝贵的东西。
4.拓展阅读《死亡之吻》,感受另一种不同的父母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