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4S | 5 | 梁晓君《爬天都峰》 | 以文带文 | 梁晓君 | 74082 |
4S | 5 | 梁晓君《爬天都峰》 | 读写联动 | 梁晓君 | 52955 |
4S | 5 | 《17 爬天都峰》 | 陆启维 | 34487 | |
4S | 5 | 《17 爬天都峰》 | 陆启维 | 33918 | |
4S | 5 | 《爬天都峰》 | 陆启维 | 33886 | |
4S | 5 | 17.《爬天都峰》学霸小卷 | 金小珂 | 2553 |
爬天都峰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 梁晓君
以文带文课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 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爬天都峰》。
2.《你读我诵》:《游黄山日记后》。
3.《主题阅读》:《华山的路》。
【教学流程】
一、“一主”教材,深入研讨
(一)“‘一主’教材,深入研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 学生活动方式 | 教学目标 |
“一主”教材:《爬天都峰》 《你读我诵》:《游黄山日记后》 时间:4分钟 | 读一读 说一说 猜一猜 | 1.体会两次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是如何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二)“‘一主’教材,深入研讨”环节对应的教学内容
1.爬山经历,谈天说地
(1)师生分享爬山的经历,说说自己爬山时发生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爬山时有没有爬得很累的时候,说说那时的感受,以及自己是如何坚持下来,爬到山顶。
(3)出示课件:爬天都峰
2.自学提示:阅读课文,梳理字词,读正字音,请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1)出示课件:字音掌握情况检查
(2)全班齐读生字词
3.体会天都峰之高和险
(1)质疑题目:题目为什么是“爬天都峰”而不是“登天都峰”?
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自学提示:文中的哪些字词体现了天都峰又高又陡,很不好爬?请用○圈出。
高、云彩上面、笔陡、从天上挂下来、发颤
(3)你读我诵,声声传诵
①全班齐读《游黄山日记后》
②古今对译读
③自学提示:在《游黄山记》中,徐霞客是如何攀登天都峰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并用△标出动词。
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
④《爬天都峰》和《游黄山记》中,都体现出了天都峰的特点。
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4.第一次对话
(1)再读课文,梳理时间、人物、地点
(2)自学提示: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请在文中用“ ”画出。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4)讨论“也”字。
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
5.爬山过程
(1)“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请用△标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奋力、攀着、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爬呀爬、终于
说明作者觉得爬天都峰很不容易,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爬上峰顶后的高兴心情。
6.第二次对话
(1)分角色朗读
(2)分析对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时,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要不是、居然、也、才有
这是老爷爷和小朋友互相感谢。
(3)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重点词语:汲取。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两翼读本,拓展阅读
教学内容与时间 | 学生活动方式 | 教学目标 |
《主题阅读》:《华山的路》 时间:33分钟 | 读一读 画一画 说一说 | 1.体会华山之路险。 2.向文中那些不畏天险,征服天险的勇敢的人学习。 |
(二)“两翼读本,拓展阅读”环节对应的教学内容
1.自学提示:“华山险路 使人胆寒。”请用 “ ”画出描写 华山“路险”的句子。
(1)山崖陡立,砾石堆积,峡谷幽深,华山的路 就在堆积的砾石上跳跃;
(2)台阶面有半脚宽,愈向上愈窄,极窄处只能踏一个脚尖;
(3)天梯挂在 山梁上,宽不盈尺;
(4)直把韩愈吓得不敢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