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4S | 4 | 唐光丘 《女娲补天》 以文带文课型 | 以文带文 | 唐光丘 | 70231 |
4S | 4 | 《15 女娲补天》 | 陆启维 | 32835 | |
4S | 4 | 《15 女娲补天》 | 陆启维 | 32530 | |
4S | 4 | 《女娲补天》 | 陆启维 | 32559 | |
4S | 4 | 15.《女娲补天》学霸小卷 | 金小珂 | 2705 |
女娲补天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 唐光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3.通过批注阅读,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写具体、生动。
4.带入《主题阅读》中的《共工怒触不周山》,了解《女娲补天》的前因,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女娲补天》。
2.《主题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
3.《你读我诵》:《女娲补天》。
【教学过程】
一、以文带文,感知前因
(一)“以文带文,感知前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以文带文,感知前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自由朗读。
2.揭示课题《女娲补天》。
二、“一主”教材学习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试着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和同桌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2.分享汇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参考答案:天空破了一个大窟窿,人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女娲找雨神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最后,她还寻找五彩石,把大窟窿补好。)
3.出示自学提示:
女娲补天的故事,处处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快速默读课文,用“ ”画出最你觉得神奇的语句。
4.重点语句品析读(一)。
师:天空塌下一块,露出一个窟窿!
生: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师:地被震裂了,出现了深沟。
生: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师: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师:许多人被火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被困在水里。
生: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5.交流分享:说一说《女娲补天》中环境描写的神奇之处。
6.重点语句品析读(二)。
师: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火进行冶炼。
生: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师:炼了五天,五彩石化成了液体。
生: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师:女娲把它装在一个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窟窿,往上一泼,大窟窿被补好了。
生: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7.交流分享:说一说《女娲补天》中情节描写的神奇之处。
三、以文带文,迁移运用
(一)“以文带文,迁移运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以文带文,迁移运用”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主题阅读》中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完成第65页的“我要做一做”。
2.交流分享。
四、发挥想象,读写联动
(一)“发挥想象,读写联动”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发挥想象,读写联动”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女娲补天》第2自然段中的语句: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2.提出练笔要求:这短短的两句话,还不足以让我们感受到神话的神奇,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求雨浇灭天火的过程写具体、生动。
3.提供练笔支架,学生进行创编。
4.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