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3X | 3 | 王卫华 《中华传统节日》 读写联动课型 | 读写联动 | 王卫华 | 69486 |
3X | 3 | 龚白羽《中华传统节日》 | 以文带文 | 龚白羽 | 35780 |
中华传统节日
读写联动课型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 王卫华
【教学目标】
1.从节日的习俗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在写作中做到我手写我心。
2.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新主题阅读》中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文章和《你读我诵》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交流”教学环节
(一)“感知交流”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感知交流”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同学们都喜欢过节吧。节日有中国的节日和外国的节日,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连一连。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诗词呢?
节日诗词会:尽量涉及到每个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二、“思维导图”教学环节
(一)“思维导图”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三)“思维导图”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下面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从节日的由来、美食、活动、心情以及相关的诗词吧!
小组讨论。
2.根据讨论结果以及《新主题阅读》中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文章内容,填写思维导图。
3.展示分享。
三、“指导写作”教学环节
(一)“指导写作”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写作”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可以简单引入关于传统文日的由来,故事。
例:在自己的记忆之中,自从听了这个美丽爱情故事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个夏秋夜晚,自己痴呆地凝望着夜空,一边想着牛郎织女那个美丽故事,希望自己不在葡萄架下,一样可以听见牛郎织女绵绵不断的情话。——《七夕情缘》
2.可以引用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和歌谣。
例: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可以写很多人做很多事情的场面。
例: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老舍《北京的春节》
4.也可以写出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例: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 贾平凹《月迹》
四、“结构写作”教学环节
(一)“结构写作”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结构写作”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节日风俗好热闹。(写一写)
2.读一读。把写完的作文读给小伙伴听,并完成修改。
3.优秀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