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单元 | 课题 | 课型 | 上传人 | 点击数 |
---|---|---|---|---|---|
5X | 4 | 《军神》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东关小学校 周佳馨 | 以文带文 | 郎凯 | 3823 |
5X | 4 | 11.《军神》学霸小卷 | 郭瑶 | 4347 | |
5X | 4 | 第四单元(军神) | 无 | 36663 | |
5X | 4 | 《军神》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四小 彭巧香 | 以文带文 | 郎凯 | 2098 |
5X | 4 | 王卫华《军神(第一课时)》 | 以文带文 | 王卫华 | 39210 |
5X | 4 | 王卫华《军神(第二课时)》 | 读写联动 | 王卫华 | 38202 |
5X | 4 | 马莉影 《军神》以文带文 | 以文带文 | 唐光丘 | 39763 |
5X | 4 | 马莉影 《军神》读写联动 | 读写联动 | 唐光丘 | 38974 |
5X | 4 | 《军神第一、二课时》王莲珍 | 以文带文 | 李淳淳 | 35019 |
5X | 4 | 王卫华·统编版教材五下第四单元《军神》·以文带文课 | 以文带文 | 周颖琴 | 3251 |
11. 军神
学习内容:学习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
学情分析:《军神》是一篇年代较久远的课文,学生地处城乡结合部,阅读量较少,知识面狭窄,对刘伯承了解较少,所以教师要补充相关资料,做好铺垫,课堂才能有所生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感受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导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
教具:PPT、影视片段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带文
默读《“独目军神刘伯承”》,完成表格。
独目军神刘伯承 | 刘伯承的表现 | 战士的表现 |
受伤前 | ||
受伤时 | ||
受伤后 |
(了解刘伯承受伤的原因及表现)
二、学习新课
自学提示一:
1. 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刘伯承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在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2交流分享:
我找到的句子是-------------,这是对刘伯承的----------描写,我觉得他的内心是------------------.
教师指导重点句子:
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吧。”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拓展资料料拓展
抗日战争爆发,和邓小平一起,在太行山上面对敌人的追捕,巧用计谋,打得日寇鬼哭狼嚎。
1948年,与邓小平、陈毅等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
3.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生做动作,结合人物内心感受有感情读课文)
复沓读
师:面对麻醉剂的手术
生:刘伯承一声不吭
师:面对切肤割肉的疼痛
生:刘伯承一声不吭
师:沃克医生忍不住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生:刘伯承一声不吭
师: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
生:刘伯承一声不吭
师:他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生:刘伯承一声不吭
师: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生:刘伯承也一声不吭
4.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他在想些什么)
师生承接读
师:一刀,两刀,三刀……..
生: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它。
师:七刀,八刀,九刀……..
生:为了国家的稳定,我必须挺住。
师:十刀,二十刀,三十刀…….
生: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我必须站起来。
师:五十刀,六十刀,七十刀……
生:为了中华民族,我愿奉献一切。
自学提示二:
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在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的问:“你 是干什么的?” (冷漠)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她吩咐护士: “准备手术。” (温和)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 “你,你能忍受吗?”(惊讶)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钦佩)
强调读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读的时候,阶梯式读,一句比一句高)
三、升华情感读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
胜似昔日刮骨人。
板书设计:
11. 军神
一声不吭
七十二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描写刘伯承的重点句子和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两条线贯穿整节课。围绕这两条主线,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有明确目的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本节课重在体会人物内心,是让学生说出人物在想些什么,而不是说人物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交流重点句子时,我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吧。”出示句子后,我说:“假如我是刘伯承,我会想:这个大夫医术确实高超,能从伤口看出我是军人,看来找他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有了例子,后面的学习顺畅了好多。
教学设计时的主线虽然很清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够耐心,急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放慢脚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耐心地引导他们。